140-150(3/26)
离开后,僖嫔想了想,干脆收拾收拾又来了翊坤宫一趟。佛拉娜其实也不知道该送些什么,不过她们送东西过去只是为了表示娘家这边对四公主的重视,所以具体送什么,其实并不十分重要,“要不就送点吃穿用的东西吧?”草原上生活环境不好,送这些最实在。
僖嫔点头,忙不迭的就让人准备去了,动静闹的还挺大,第二天就连康熙都惊动了。
“僖嫔怎么想起来这时候给四格格送东西的?”
这个时候给四格格送东西,可不像是僖嫔那脑子能想到的。
听出康熙的言下之意,梁九功嘴角微抽,“这事应该是成贵妃娘娘提醒的。”说完,梁九功就把瑞雪去了一趟储秀宫,僖嫔立马就去了翊坤宫,然后从翊坤宫出来,僖嫔就开始大张旗鼓的给四格格准备东西的事儿一股脑都说了。
康熙:“……你让人去储秀宫跟僖嫔说一声,东西不用她准备了,朕会让人准备。”
梁九功闻言震惊,就因为成贵妃提醒的,万岁爷竟然就要代办此事?
康熙看出梁九功的想法,手指敲了敲桌子道,瞪了眼梁九功道,“想什么呢?朕这可不是因为成贵妃,再说,也不止四格格,三格格、纯禧她们,朕也都会让人准备一份。”
之前是他们想岔了,只想通过公主抚蒙增加两边的互信,实质上表现出来的却并不是很重视抚蒙的这些公主,导致这些公主,有的嫁到蒙古之后,日子过得很不好,有些甚至早早就去世了。
长此以往下去,蒙古那边岂不是会更加不重视这些抚蒙过去的公主?
这可不是康熙希望看到的。所以从今往后,对于这些抚蒙公主,朝廷必须重视起来。最起码不能叫她们让婆家那边给欺负了。
这么想着,康熙就觉得之前只按照贝勒品级给她们安排护卫长史好像有点太草率了。当时应该再每个人多给安排一队护卫才对。
“万岁爷现在给补上,也来得及啊。”
晚些时候,康熙过来翊坤宫跟佛拉娜说起这事,佛拉娜笑着道,“这还不是万岁爷您一句话的事儿?”
康熙摇头,“君无戏言,已经既定的事,怎可朝令夕改?”那他这个皇帝还有什么信誉可言?
“那”佛拉娜想想开口,“您不是正担心噶尔丹再有什么异动吗?不若每年挑两个大节日,让人以送节礼的名义,往草原各处转转。看看四格格她们的同时,还能看看蒙古各部的情况。”
康熙一听,觉得这个想法还真可以。关键是蒙古那边就算有想法也说不出什么。总不能,你连人家娘家给出嫁女送点东西,顺便看看人都不同意吧?
于是一锤定音,“就这么办。”
说完了正事,康熙看佛拉娜手又从旁边摸起一本书准备看,看看日头,干脆凑过去跟她一起看。
“你怎么又看起这个了?”
佛拉娜手里拿的是明朝的《西洋番国志》,主要记述郑和第七次下西洋经过的。
“好奇。我看上面说,海外有不少好东西,很多地方还有金银铁矿,万岁爷不是缺银钱吗?要是能弄回来,万岁爷就算再打个二十年的仗也不怕。”
康熙摇头,“哪有那么容易?!”
康熙自幼聪颖好学,佛拉娜看的这本《西洋番国志》,他也看过。实话实说,一开始看到海外有那么多好东西的时候,他确实也有点馋上面说的那些好东西,可是那些地方距离大清实在太远了。
“远吗?我觉得还好吧?当初郑和能去,我们自然也能去。等我们出海的战船造出来就行。”
“你这心倒是大。”康熙无奈拨